日本宇部工业积极扩大亚洲业务
但彻底解决并网消纳问题,还需要一些关键体制机制方面的变革。
上海电力总经理柳光池在2013年度网上业绩推介会上曾表示,2014年将继续大力推进风电、光伏等新能源项目,年内确保风电14.32万千瓦、太阳能发电8.58万千瓦(国内3.58万千瓦,国外5万千瓦)实现投产,并将积极落实并推进上海浦东利民灰场、崇明东旺沙、横沙风电项目,并将在江苏和安徽等有较好的风、光资源的地区抢抓项目。而黑龙江骏鹰投资有限公司是一家投资性公司,主要业务包括企业重组、投资与营运管理。
此外,由上海电力全资子公司上海电力日本株式会社控股70%的大阪南港2.4兆瓦光伏发电项目已于今年5月竣工投入运行,该项目是上海电力第一个竣工投产的海外项目,也将是大阪市第一个建成发电的光伏电站。创导智能总注册资本5000万元,首期注册资本1000万元,各股东方以货币方式出资。2013年,上海电力新能源项目中,风电新增投产12.2万千瓦、太阳能发电投产15.88万千瓦,新能源项目开拓遍布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及山东等地区,项目储备规模超过1000兆瓦。目前新能源发电收入占上海电力总体收入和利润的比重并不高。上海电力表示,按照政府对分布式光伏发展和综合节能服务工作的统一部署,由上海电力牵头,成立创导智能这家混合所有制的专业化服务性公司,主要在分布式光伏、综合节能服务领域提供项目策划、咨询、提供一体化项目方案、EPC总包、合同能源管理等高端服务。
其中,总出资额为1800万元,首期出资360万元,持股36%,协合风电投资有限公司持股34%,黑龙江骏鹰投资有限公司持股20%,上海智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股10%.在政府的支持下,分布式光伏和智慧照明有很好的市场前景,投资创导公司符合上海电力立足上海转型发展的需要。合资方方面,协合风电投资有限公司是中国风电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全资子公司,具有可再生能源开发经验,上海智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是上海市工业系统节能技术型企业,拥有综合节能相关技术,并在项目资源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建设中国光伏应用第一城,在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征程上,合肥为自己树立了又一目标。
除光伏电站外,渔光互补、光伏大棚等新的应用方式已在我市崭露头角,今后这些新的应用领域将成为我市光伏应用的主战场。从海润光伏到阳光电源,从光伏下乡扶贫工程到全国首批分布式光伏发电示范区合肥抓住产业和应用的两端,不断向目标靠近、靠近、再靠近。探索设立光伏发电投资公共担保资金,为本区域光伏发电项目提供贷款担保。通威太阳能公司按照农户提供屋顶、企业投资运营、发电收益分成的新模式,探索光伏企业+农户的合作方法。
2014年,我市继续实施光伏下乡扶贫工程,在全市选择了200户农村贫困家庭,市、县(市)两级财政安排专项资金600万元,为三无贫困户建设家庭分布式光伏电站。个人安装的分布式光伏项目,探索以个人收入等为信用条件提供贷款担保。
时光的转轮刻下奋斗足迹,历史的巨手再掀梦想新篇。把一个又一个目标从宏伟规划变为脚下坚实的台阶,这是合肥跨越赶超的经验。根据中央、省关于创新机制加大精准扶贫力度的意见,从明年开始,我市还将进一步扩大光伏扶贫的范围,光伏下乡扶贫计划拓展到500户,到2020年3000户三无贫困家庭将享受光伏电站带来的稳定收益。市经信委电子信息产业处负责人告诉记者,我市正聚焦光伏新产品的研发、生产及推广应用,现已瞄准了建筑用光伏构件,希望将其培育成为下一个爆发式经济增长点。
鼓励基金、保险、信托与产业资本结合,探索建立光伏产业投资基金。创新方式,建立多元投资模式目前,在我市光伏应用领域,政府投资和企业投资两股力量并驾齐驱,共同推动产业应用发展。今后,更多元的投资模式将不断被引入,创新发展方式。在肥东县八斗镇大张村,通威太阳能和28户农民合作,建成70KW家庭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
在近期出台的《关于加快光伏推广应用的补充通知》中,我市还鼓励创新分布式光伏项目融资模式。发展光伏产业,各个国家、城市都在尝试不同发展方向,合肥也在探索推动光伏产业发展新的引爆点。
鼓励金融机构创新融资服务和产品,对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实行优惠贷款利率,延长贷款年限。此外,合肥学院与微纳电工公司共建建筑用光伏构件检测中心的事项也在沟通、接触中。
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合肥市光伏产业集群正在加速形成,初步形成了多晶硅原料太阳能电池集成组件发电工程的光伏产业链,产业集群也正加速形成通知还提出,各地根据发展条件选择具有一定规模的区域纳入今明两年培育重点,编制建设方案;已有示范区必须在今年9月底前开工或年底建成不低于2万千瓦的规模,否则取消示范区称号。此次下发的光伏新政特别强调,要继续重点探索分布式光伏电站示范区的开发。要求创新分布式示范区建设,建设规模可按照先行备案,后追加规模指标的操作方式,同时允许向同一变电台区的符合政策和条件的电力用户直接售电。国家能源局早在去年就已经确定了分布式光伏示范区,将其作为国内分布式市场培育的先锋。通知对项目开建时间、园区统一协调、区域电力交易商业模式创新等方面做了细化规定,并要求各示范区方案于9月30日前备案,确保今、明两年分布式光伏装机目标完成。
事实上,由于分布式光伏项目规模小而分散,由园区管委会统一协调的模式相对可行,企业投资开发积极性高。国家能源局近日向各省下发《关于加快培育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示范区有关要求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此外,能源局还要求示范区加强光伏建筑标准、项目备案和电网接入、项目参与碳减排交易等统筹协调机制国家能源局早在去年就已经确定了分布式光伏示范区,将其作为国内分布式市场培育的先锋。
国家能源局近日向各省下发《关于加快培育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示范区有关要求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创新分布式示范区建设,建设规模可按照先行备案,后追加规模指标的操作方式,同时允许向同一变电台区的符合政策和条件的电力用户直接售电。
通知还提出,各地根据发展条件选择具有一定规模的区域纳入今明两年培育重点,编制建设方案;已有示范区必须在今年9月底前开工或年底建成不低于2万千瓦的规模,否则取消示范区称号。此次下发的光伏新政特别强调,要继续重点探索分布式光伏电站示范区的开发。通知对项目开建时间、园区统一协调、区域电力交易商业模式创新等方面做了细化规定,并要求各示范区方案于9月30日前备案,确保今、明两年分布式光伏装机目标完成。此外,能源局还要求示范区加强光伏建筑标准、项目备案和电网接入、项目参与碳减排交易等统筹协调机制。
事实上,由于分布式光伏项目规模小而分散,由园区管委会统一协调的模式相对可行,企业投资开发积极性高国内光伏市场也出现了新的增长点,分布式光伏越来越受到重视。
针对中国分布式光伏市场的巨大空间,国内的设备制造企业已经逐渐开始向下游延伸,业务范围由以往单纯电池组件制造,向为客户提供整套的分布式光伏系统集成方案,甚至直接运营光伏电站发展。保守推断,2020年前,我国光伏市场平均年增长率为35%,到2050年光伏累计装机将会达到10亿千瓦,占全国总电力装机容量的25%左右。
比如到终端市场建厂贴近市场、到成本洼地新建工厂以降低成本、让国外企业代工等。2013年,亚太地区已经取代欧洲成为全球光伏应用市场增长速度最快的地区。
为应对国际贸易壁垒,我国光伏生产企业正在实施产业全球布局计划,通过到海外建厂等方式规避潜在的贸易风险。高纪凡说,有很多光伏企业已经密切注意到这个市场,青湖镇的项目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记者在与来自英利、天合光能等企业的人士交流时了解到,国内制造企业亲自建设光伏电站的并不在少数,他们普遍希望通过电站建设拉动自身光伏组件产品的销售,另一方面,企业寄希望于促进业务多元化,通过电站投资与运营带来更高的投资收益率。2013年,我国1292万千瓦的新增光伏发电装机容量中,分布式光伏仅有80万千瓦,占比仅为6.4%。
不少光伏制造企业看好我国分布式光伏发电市场。2014年1月8日,新农村光伏产业应用示范项目在青湖镇青南小区实现并网。
今年9月初,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进一步落实分布式光伏发电有关政策的通知》,其中就提出因地制宜,在农村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鼓励分布式光伏发电与农户扶贫、新农村建设、农业设施相结合,促进农村居民生活改善和农业农村发展。企业看好分布式 光伏市场潜力大对江苏省连云港市青湖镇青南村的129户村民来说,自家屋顶上的那些黑板板,可真是个宝。
据承建方天合光能集团董事长高纪凡介绍,这个项目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发电方式,所发电量80%由居民使用,剩余20%电量则卖给电网,年平均发电量39.33万度。近几年,全球光伏市场的格局发生变化。
评论列表